Skip to content

拆機取鏡 Halina Anastigmat 45mm f/2.8

2025-03-31

上回試過兩支 1960 年代香港製造的鏡頭,順手記錄一下拆鏡過程。是次拆機,原本是想拍片記錄。影片就拍下來了,但懶得剪輯,截取幾張圖寫一篇文章就算。由於圖片係由影片截取,並不清晰,還請見諒。

這部相機明顯比初代 Halina 35X 新款,不單是鏡頭光圈由 f/3.5 擴大到 f/2.8,菲林過片機制都有改進。機身設計由 Leica clone 改為更接近同期日本 Rangefinder 相機的款式。不過仍是沒有對焦機制,又沒有內置測光。夏連娜相機仍然是低價產品。

在 eBay 上有見過更後期,有測光的版本,叫作 Halina Paulette Electric,不過鏡頭仍是與舊款相同,一鏡走天涯。香港工業,一雞兩味,無須進步,真係識玩。

當年香港製造的相機並不是標記 Made in Hong Kong,而是 Empire Made。據說是因為香港早期工業並不知名,巧立名目叨一叨大英帝國的光。

拆機

這款相機需要由菲林倉鬆開螺絲,鏡頭就會甩出。鏡尾有些控制鏡間快門的操控桿,可以無視。

照樣鬆開尾玉及鏡尾鏡筒,就可以見到光圈環結構。先前拆前期 f/3.5 細光圈版本時,光圈葉片只是靠壓力固定,今次有獨立光圈環,機構設計上更為成熟。

光圈環下面就是快門葉片,輕鬆取出。之後重新裝回光圈環,尾鏡筒及尾玉。輕輕鬆鬆,鏡頭就準備完成。

這次 3D 打印的接環為兩件式設計,方便裝上不同法蘭距的接口。同樣又是以 M42 螺紋設計,扭入 2.5mm 厚的 L Mount 轉接環。如要改上 Sony E Mount 的話,只須將中轉部件加長 2mm 即可。日後鏡頭若要轉手,都可以隨意改口。

同人分享,最為快樂。轉接環 STL 檔案,免費下載,隨便打印。筆者不是機械工程師,設計上會有不足之處,公諸於世實在見笑。不過世間會有幾多人改裝 Halina 鏡頭?小眾中的小眾玩意,不應私藏。如於打印或使用上有問題,歡迎聯絡交流。

旁軸鏡頭,接上 Lumix S9,匹配。

試鏡文章在此,看官請移玉雅正。

阻尼脂老化

當年北角工廠為鏡頭抹上的阻尼脂並不優質,經過 60 年的時間,已經得非常黏稠,對焦環需要非常用力方可以轉動。拆開清理,發現原裝的阻尼脂已成膠水狀,顏色發綠。不知原本就是綠色,抑或是生鏽變質導致。清理乾淨後,換上新的阻尼脂,對焦回復正常。

對焦結構在鏡頭前端,用拆鏡膠扭開即可見到。此版本對焦只會搬動最前鏡片,而非整個鏡頭組,與前期版本不同。雖然新舊鏡頭光學設計無變,整個鏡頭機械仍是有進步的。可惜今次沒有拍攝清理過程,只能純文字討論。不過塗抹阻尼脂並不複雜,抹上去就成,大家可以在心中模擬想像,其實唔難。

前期版本鏡頭亦有相同問題,可見香港工業,用料一致。

漸入佳境

當年中學畢業,對前途一片茫然。本身是熱愛攝影,又喜歡裝裝拆拆,小手工,搞破壞。有想過去學相機維修,但不知如何入行,最後不了了之。多年後的今天,網上收購幾部爛相機,又是裝裝拆拆,扮作維修。操千曲而後曉聲,馭百女而後教老豆屌閪。拆多幾部,盡量博觀,望得窺探圓照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