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Yashica Yashinon 45mm f/2.8 高光溢出的驚喜
2025-04-08

上回從 Yashica Minister 拆出一支 60 年代鏡頭,接上 Sony E Mount 試試。
鏡頭年代久遠,在網上找不到其設計資料。但較後期的 Yashica 35 有支同樣是 45mm f/2.8 的鏡頭,不知道是否同一設計,抑或是有所更進。手頭試可以接觸到的資料有限,無法求證。

這支鏡頭有少許焦平面傾斜問題,光圈全開而中間合焦時,上下方即使在同一平面,仍會有模糊。之前拆鏡時有細心檢查過,應該就不是鏡片裝嵌問題。



鏡頭發色尚算濃郁,只是對比度偏低。中間位置亦算銳利。當然不會期望它能滿足現代超高像素的解像需求,但以 60 年代非德國工藝的標準來講,是算相當不錯。


對比度不足亦無妨,畢竟是在用數碼相機拍攝,後期輕鬆修正。收光圈後,成像有所改善,焦平面問題亦因景深加深而得解決,又是另一番風味。
適逢櫻花季節,春日明媚。散景表現都算見得人,吓話?


但原來這支 Yashinon 鏡頭的絕技不在於日照,而是夜景。在光暗對比強烈的環境下,竟然會有高光溢出的現象。玩舊鏡好多時就是求缺陷,玩效果。隨手拆出一支鏡頭,竟然抽中 SSR 高光溢出效果,有驚喜。



不過夜景呢,都是在香港拍更好。愛丁堡入夜後的燈光單調,比較悶。惟有學外國 CineStill 攝影迷,來個油站攝影。
要做到溢出效果,對比一定要高。晴天下如果主體夠光,日光日白照樣有效果。


鏡頭好玩,不過手上仍有其他鏡頭要試,有機會再玩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