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Nikon F80 菲林單反最中堅
2025-07-07


網上圖片
回顧筆者攝影生涯,最為熟悉,用得最多相機,應是 Nikon F80。購入這部菲林單反,為的是要取代手上原有的 Nikon D90。以菲林取代數碼,現在聽起來好似是降級。但於當時來講,其實不然。
數碼相機技術發展非一朝一夕之事。2010 年左右,數碼感光元件剛剛由 CCD 轉形到 CMOS,像素及低光表現有所提升,但質素上仍比菲林差上少許。而當時的全片幅數碼相機,價格亦不便宜。在這情況下,由 APS-C 的數碼單反轉用菲林單反,成本降低,片幅增大,成像質素提升,一舉多得。
此處謂成本低,是當年菲林價格仍然低廉。當時一卷菲林只需港幣 $20 至 $30 元,沖洗費用更是 $20 之內可以成事。今日 2025 年,菲林價格已經翻了好多好多倍,已不能相提並論。
菲林技術最後期
Nikon F80 是 Nikon 在 2000 年推出菲林單鏡反光相機,定位與筆者原來的 D90 相若,是供予攝影愛好者使用的半專業機型。當時頂級的機型是為 Nikon F5,對落有 Nikon F100。而這部 F80,則是 F100 的簡化版。雖說是簡化,除了機身的輕量化外,功能與 F100 並無太大分別。
受惠於 Nikon F 鏡頭系列,F80 可以使用絕大部份的 Nikon 鏡頭,並完全支援自動對焦及防手震功能。機背有十字鍵,方便於五點對焦點之間切換。3D 矩陣測光,TTL 相位自動對焦,內置閃光燈。基本上,除了攝影媒介是菲林之外,其功能與現代的數碼單反幾乎一樣。
對好多人來講,菲林是玩復古,玩感覺。Nikon F80 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以最現代的科技去拍菲林。
「全片幅」畫質
35mm 菲林就是 35mm 的大小,沒有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的限制,拍出來,就是 Nikon F 鏡頭設計的全片成像。
話說當初棄數碼取菲林的契機,是有一次同時帶上 Nikon D90 及 F80 拍攝日出。同一景致,拍出來的效果。正片菲林明顯要比 D90 更勝一籌。可能是片幅較大,亦是因為當時的感光元件技術有限。就在那時,菲林是比數碼好看的。
廢話太多,看圖罷。
Fujifilm Provia RDPIII 100F










就同從前一樣,早期接觸攝影,還是喜歡拍風景。起初亦不太熟悉後期處理色彩,直接拍菲林更好,色彩主要都預設好了。負片正片,色調不同,一樣好看。
Kodak Ultramax 400




Kodak Elite Chrome EBX 100








以前有傳聞,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都用 Nikon,而且只拍正片。耳目所見,即使不中亦不遠矣。
Fujifilm Fujichrome Velvia 100 (RVP100)





Fujifilm Superia Premium 400





早期還未試過 Kodak Portra 的好,拍了好多 Fujifilm。翻看舊相,方知當年一共用 F80 拍了 20 卷菲林,不知是多或是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若你能接受一個好慢的 workflow,菲林 F80 一定比數碼 D90 好。當年的我是接受到的,至於今日的我,就要打倒昨日的自己了。